【丁紀】仁術聊包養網站比較與定本

by: 

 

仁術與定本

作者:丁紀

來源:原載《商討五集》,華夏出書社2015年

時間:孔子包養軟體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三月廿六日癸卯

         耶穌2018年5月11日 

 

因材施教之含義,普通往往不過懂得為“孔子是因材施教的人,對什么樣的人說什么樣的話”[1]的意思。這樣的懂得,其實有著很年夜的誤差。教人之法固非止于一路,須因人材之宜而裁成之;然若一味“因材”,未台灣包養必不有使其教流于機會包養app主義之虞,教遂不得謂之教矣。孟子曰:“教亦多術矣。予不屑之教誨也者,是亦教誨之罷了矣。”[2]“教亦多術”,此孟子言因材施教之義也。如人有“不屑之教誨”之材,而予施之以“不屑之教誨”之教,此固宜矣;若當此不屑教誨之材而欲強施之以教,或竟反而以為人之材蓋無有出乎不屑教誨以外者遂廢其教,則儒家文教之義何由得見?且因材施教,亦言之易也,然須何如此人,乃真可以因人之材而施其教化?大要言之,因材施教乃如“道中庸”,總須有“極高超”者在,然后可以取其中庸之道而道之也。由“極高超”成其所以為教,然后“道中庸”所以因材之宜而施其教。則所須知,孔子固是一個“因材施教的人”,然亦惟孔子,方真是一個能“因材施教的人”。因材施教之常義雖非全不成說,然須竭盡其思于何故堅持教之所以為教之方面;否則,曲意遷就、鄉原徇俗,一味“對什么樣的人說什么樣的話”,將奚足以為教?雖敗教之與施教,亦莫由辨矣!

 

“教亦多術”,如“予不屑之教誨”固其一術,如“正人遠庖廚”者,亦其一術也。孟子曰:

 

正人之于禽獸也,見其生、不忍見其逝世,聞其聲、不忍食其肉,是以正人遠庖廚也。[3]

 

而朱子有曰:

 

圣人教人有定本。舜“使契為司徒,教以人倫:父子有親,君臣有義,夫婦有別,長幼有序,伴侶有信”,夫子對顏淵曰“低廉甜頭復禮為仁: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”,皆是定本。(人杰錄)[4]

 

又于因材施教、“教亦多術”以外,指出圣人教法必有其“定本”的另一面。然則“定本”何故不得視為“多術”之一術?“定本”何故不單無妨因材施教,因材施教反而必須具有此種“定本”意識?皆所當思。

 

一、何故為仁術?何故為定本?

 

孟子自名“正人遠庖廚”為一“仁術”。其實,“多術”有要,自其要言,皆可謂之“仁術”矣。胡明仲曰:“圣人之教亦多術,然其要,使人不掉其本意天良罷了。”[5]不掉本意天良,不掉其仁義之心也。仁術關鍵,尚在其仁;惟仁為心之德而系乎此同心專心,故為仁術,亦即為“心術”。朱子乃注曰:“其所以必遠庖廚者,亦以預養是心。”則以為養心之術也。遠庖廚,預養得此心而勿害之,仁之實遂可得而見;不知遠庖廚,心漸為所害,其猶有仁義之存者蓋鮮矣。

 

至于其為“術”,朱子曰:“術,謂法之巧者。”所以特自其巧其妙一面言之,乃由于仁義之心既得所施,而包養俱樂部釁鐘之禮又未嘗廢,可以“兩全而無害”也。然若人有疑之者,或以為不忍之心發而不願推,推則雖遠庖廚,心未必可以不自咎矣,或以為釁鐘之禮雖然得保,反而流于狠刻無謂之地,若此,則不見其法之巧,適以為拙而累也。

 

孟子之言仁術,此孟子對于孔子之起予、助我之類也。孔子曰: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,能近取譬,可謂仁之方也已。”[6]朱子注曰:“方,術也。”恰好以“術”解“方”。則所謂“仁術”,即“仁之方”也。如“能近取譬”為“仁之方”,則“能近取譬”亦“多術”之又一術矣。朱子注曰:“近取諸身,以己所欲譬之別人,知其所欲亦猶是也;然后推其所欲以及于人包養情婦,則恕之事而仁之術也。”這般,論“術”得以只在忠恕之道上看,則仁術亦不用言其巧拙矣。

 

非有興趣于巧拙,只需預養得此心,當庖廚時天然“遠庖廚”。然“遠庖廚”之后,豈難道旋往進了名利場、生殺場?欲養此心而無害之,當名利場時天然便須“遠名利包養犯法嗎場”,當生殺場時天然便須“遠生殺場”,又如不處顛、不立危等等,皆其術之類,教公然為“多術”矣,無可窮舉,朱子故曰“廣為仁之甜心花園術”也。又如,知預養此心是求,遠庖廚乃其一術罷了,則不至于怙恃有疾,須親奉親嘗之時,卻托之以我要遠庖廚之包養甜心網辭。這般,皆有超乎巧拙之上者。[7]

 

至于定本,乃必定之軌之義,為學者一種定當本領之地點也。以朱子所引兩例言之:

 

“教以人倫”所以須以五倫為其定本者,以人倫無有出乎父子、君臣、夫婦、長幼、伴侶外者,圣人既教人以人倫,則無紛歧一而教之,略不疏漏,囊括無遺。而父子之于親、君臣之于義、夫婦之于別、長幼之于序、伴侶之于信,又無非天然而然,人倫之至乃在此中,所以各用一言以定其準則,于是人倫之至善要歸之所遂極于明。

 

非禮勿視聽言動所以為“低廉甜頭復禮為仁”之定本者,蓋凡欲為仁者,天然思有以極其年夜而至于“全國歸仁焉”,所謂“無所不消其極”也,全國歸仁,全國之禮亦無不復而有成矣;然為仁、復禮,皆在乎己,故曰“為仁由己”,而必須先之以“低廉甜頭”。言“低廉甜頭”,低廉甜頭之非禮也。惟在乎此身一視一聽、一言一動,視聽言動容有非禮,則欲復禮、歸仁,而可得乎?非禮克除,此身得正,則所謂仁、禮者,不在其外矣。孔子包養意思嘗曰“人而不仁如禮何”[8],此其意固若曰“人而非禮如仁何”矣。本之以身、先之以身,所以此身之舉措若何乃得以為仁、禮之定本。

 

故曰定本,一須是全盡而無復遺蘊,二須是立為極則而事理有以定,三又須是完整落實而人無不成由,然后,四,既為定本,則恒定而不成變、高嚴而不成犯矣。

 

仁術否則。仁術一為“多術”則不成全,術為仁用則不成必,隨機變化則人有可以不由;然若以為仁術只是“便利說法”之類又非是,一術之立,一仁即在,若謂仁隨包養網dcard期近是,術隨立隨破,則非仁術,乃流從“幻術”、“權術”之類往。

 

二、靜中涵養、格物致知等是仁術還是定本?

 

仁術或多術有以見因材施教之義,前文類之以“道中庸”;然定本卻不成以直接對以“極高超”。以朱子所引定本兩例而言,前例“教以人倫”,于親、義、別、序、信上言之,“極高超”意思固在矣;而后例“低廉甜頭復禮為仁”,于非禮勿視聽言動上反而見“道中庸”之義為多,或許這般說亦未見其妥,只是所以致于“極高超”者也。

 

但假如允許做必定之轉義、“借語”[9],則“仁術”與“定本”,適可以充當兩個相對相當的判準,用以檢看前儒之教,有哪些是富于靈活性、變化性因此具有彈性、可歸為“仁術”之類,有哪些是確定無可移易、可歸為“定本”之類的。

 

譬如“子不語怪力亂神”[10]與“子罕言利與命與仁”[11]二章,“不語”與“罕言”有類似。然所以“不語怪力亂神”者,以其不經,不經所以“不語”,則知此為一“定本”也;所以“罕言利與命”者,子有所“雅言”[12],凡所雅言,利也在此中、命也在此中,又所以“罕言仁”,亦未必得其人也,在此中,乃言之宜,茍言之得其宜,雖言之亦無不成矣,如得其人,亦非必不得言仁矣,可知“罕言”非“不語”,凡所“罕言”,多有似乎“仁術”者。

 

夫子之所“罕言”的仁,與門生“不成得而聞”的“性與天道”[13],正是理學家思惟重要之指向。這并非對于“夫子之文章”一面有所忽視,但相當水平似可說,“夫子之文章”一面被以仁術待之,而原來“罕言”與“不成得聞”者卻被視為真正的“定本”,故欲做極力發明。惟原來既“罕言”、“不成得聞”包養甜心網,難乎為說,于是往往言心,立為一種“心學”,蓋以心為感化發端處,非真欲以心當仁、言至于心而盡也。如謝上蔡有曰:“‘勿忘’又‘勿助長’,正當恁地時自家看取,天理見矣。”[14]要看取天理,所以要心常在乎勿忘勿助長之間。故理學家是為發揮一種“定本”,乃說一套“心學”出來,然則便有了將此套“心學”當“仁術”看、當“定本”看的問題。

 

心上功夫,如靜中涵養,學者多有以為定本者,而朱子以為仁術。所以仁術視之,一以為“始學功夫,須是靜坐”[15]、“須是靜坐,方能收斂”[16],再以為“人也有靜坐無懷念底時節”[17]、“包養軟體心于未遇事時須是靜”[18],又以為“精力不定,則事理無湊泊處”[19]、“前人唯這般,所以其應事敏,不掉機”[20],且頗不以“被異端說虛靜了后,直使今學者忙得更不敢睡”[21]為然。故靜坐在所可行。然當人問:“存養多用靜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否?”卻必告之曰:“不用然。”[22]此“不用然”者即為仁術,非定本可知也。

 

至如朱子發明格物致知之義而特標致知之在先位置,雖后世亦起爭議,以及以“教以人倫”、“低廉甜頭復禮為仁”那樣的“定本”衡之于此,其能否足以為必定不易之論而如彼者亦稍有可商,至多自創說者包養網VIP自己之專心而論,確將此朝向一種定本的層次往予以成立包養價格,非特欲拈出一種仁術罷了也。朱子曰:“萬事皆在窮理后。”[23]分而言之,致知窮理在涵養之先:“須先致知,而后涵養”[24];在集義之先:“(窮理、集義孰先?)窮理為先”[25];在踐履之先:“義理不明,若何踐履?”[26]雖亦曰“不是截然有先后”[27],然理會事理之在先性幾為無破例矣。

 

其他,若有子以孝弟為“為仁之本”[28],固亦可謂孝弟乃“為仁”之定本矣。再如“十六字心訣”,朱子謂,圣人授全國于人,便亦授之以平治全國之道,“它當時傳一個年夜物事與他,更無他說,只要這四句”[29],則亦可謂治全國之“定本”矣。

 

總而言之,往往仁術多而隨在可見,定本少而易于啟紛啟爭。然學不至于見定本,非得曰明;不見定本而欲施仁術之教,難矣!

 

三、前儒之仁術,后儒之定本

 

有前儒之仁術而被后儒視之為定本者。前節謂夫子之“罕言”、“不成得而聞”者在理學家心目中皆做定本看,假如以其在始不是一包養感情種仁術,不成以作為仁術轉化為定本之例;那么,“正人遠庖廚”,則可作為此種現象之有名而確定的例證。知“遠庖廚”乃欲“預養是心”,則倘是心得養之時,“遠庖廚”固可,不“遠庖廚”亦無不成,“遠庖廚”之后更有須遠之者,不得以不克不及“遠庖廚”亦可以無所害于其心矣,是其為仁術;然若遂以庖廚為禁地,以為決不成涉足,其固為迂執好笑,而仁術亦已轉為定本矣。

 

仁術所以有轉而為定本者,或出對于前儒崇拜信服而稍掉其分;或出前儒引而不發,后儒專從一面做發揮,遂致此轉;然亦未必不成見后儒思惟態度、氣度見處所面漸有趨于固陋教條之痕跡。

 

仍以靜中涵養功夫為例。大要此項功夫甜心花園演成之線索,朱子亦嘗參與建構與描寫之:

 

(一)楊龜山之語羅豫章:“以身體之,以心驗之,從容默會于幽閑靜一之中,超然自得于書言象意之表。”[30]

 

(二)李延平之告朱子:“師長教師(羅豫章)極好靜坐……令靜中看‘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’,未發時作何氣象。”[31]

 

(三)朱子之論李延平:“師長教師……講誦之余,端坐終日,以驗夫喜怒哀樂未發前之氣象為若何,而求所謂中者。”[32]

 

詳此,楊龜山師事二程子,對此亦當有所聞,然此在二程,乃“多術”之一術,至龜山拈出以為告門生語,雖亦另有相與并告之義,然其為意漸趨于專。故此靜中涵養功夫,朱子謂其為“龜山門下相傳指訣”[33]、“龜山法門”[34],要只得為龜山指訣、龜山法門,不得以為二程指訣、二程法門也。由此愈趨愈專,至于豫章、延平,皆可謂之“開端示人,大體這般”[35]也。又,朱子答人問龜山“親身經歷于未發之前”,曰:“那‘親身經歷’字是有個考慮了,即是已發。”這個導致未發不得成立的考慮之義,雖至延平“欲于未發之前觀其氣象”時亦非全然凈盡,蓋“若觀時恁著意看,便也是已發”[36],終究有能夠不“恁著意看”。則其為一種觀于未發之法,已可謂有相當獨立可行之余地,而其所以為未發,考慮之成分已年夜段凈盡矣。

 

既專且凈,即是靜中功夫得由仁術轉而為定本之“法門”。然其為仁術,則無妨為一術;既轉而為定本,則其實非足以為定本者漸有以見之。可以說,作為仁術的靜坐功夫的定本化,甚至包養網評價于延平、朱子師弟手里徹底完成;然亦自其完成,延平、朱子師弟遂不斷疑之,而朱子更辨之屢矣。既以為“其下功夫處亦是有些子偏”[37],又以“討靜坐以省事”為“不成”[38],以為“若一貫這里,又差從釋氏往”[39],同時,對于《延平師長教師行狀》中有以幫助促進此項仁術之定本化的表達,亦有檢查之語曰“這處(‘終日端坐’語)是舊日下得語太重”[40],此后生平說話,都不從這里往。

 

四、年夜儒不立主旨

 

由仁術轉為定本或非其宜,然一旦復其為仁術,則猶得為一術矣。更有可戒者,則不單轉而為定本,更欲轉而為“標準”、轉而為“主旨”,則一掉于自負年夜,再掉于自封閉矣,雖其欲復歸于一術猶不成得矣。

 

程子曰:“人之為學,忌先立標準。”[41]定本非所以“立標準”,但是“有準的”[42],如非禮勿視聽言動,皆是準的;至于仁術,反倒使人可以循循有進、日躋于善而無所意必矣。

 

朱子曰:“凡人之學,多是偏于一理、主于一說,故不見四旁,以起爭辯;圣人則中正戰爭,無所偏倚。”[43]“偏于一理、主于一說”,蓋必欲其說之立、必欲人辭之窮也,所謂“立主旨”者這般。陸桴亭曰:“年夜儒決不立主旨。”[44]“主旨”一立,則見其不克不及“無科不精,無方不備,無藥不消”。如“除了‘先立其年夜者’一包養意思句別無伎倆”、“致知己”等,皆立主旨之語也,則又非止于粗罷了。定本雖非一,然皆囊括無余,非排擯之類,與立主旨者絕分歧。

 

仁術、定本,不是標準、不是主旨,然是“本領”。朱子曰:“持守體察,講學考索,凡圣人所說底,皆著往做。”胡泳問:“須有一個本領。”曰:“貫通處只是敬。”[45]“所說底”既然可以“往做”,可見“持守體察、講學考索”充滿是仁術;至于敬,乃是“貫通”之“一個”,則是定本。充滿的是小本領,貫通的是年夜本領,不成以仁術不是本領也。

 

論仁術與定本,即涉本領與方式之旨之討論。學者須是始于有成法,終而實現為對于方式論之超出。無成法,則學者不得以自立;然惟超出方式論,終能不拘一法,凡百本領與方式皆得為我取法。

 

注釋:

 

[1]郭沫若《莊子的批評》。

 

[2]《孟子》總章一七六。

 

[3]《孟子》總章七。

 

[4]《朱子語類》卷八,“學二•總論為學之方”,條八,頁129,中華書局1994年版。

 

[5]轉引自朱子《四書章句集注》,《論語集注》總章二〇,頁55,中華書局1983年版。

 

[6]《論語》總章一四七。

 

[7]《朱子語類》卷一〇一“程子門人”,“楊中立”條二五有曰:“……上古圣人制為網罟佃漁,食禽獸之肉;但‘正人遠庖廚’,不暴殄天物……”可參見。

 

[8]《論語》總章四三。

 

[9]戊子十月廿三日舊作一篇,題為《借語》,附注如下:

 

《借語》

 

《中庸》第十二章言此道高低昭著,而引《詩經•年夜雅•旱麓》“鳶飛戾天,魚躍于淵”之句以明之。然詩意本非言道,所以有人疑而問之,見于《朱子語類》卷六三兩條,

 

其一:問“鳶飛魚躍”之說。曰:“蓋是清楚見得道體隨時發見處。察者,非‘察察’之‘察’。詩中之意,本不為此。《中庸》只是借此兩句描述道體……”(謨錄)

 

其二:(魵)老問:“‘鳶飛戾天,魚躍于淵’,詩中與子思之言若何包養女人?”曰:“詩中只是興‘周王壽考,遐不作人’。子思之意,卻是言這事理昭著,無乎不在,下面也是恁地,上面也是恁地。”……(端蒙錄)

 

朱子明清楚白地指出,子思對于《詩經》的援用,乃是一種“借語”。(又,《語類》卷九六,條一七:“(‘六合設位,而易行乎此中’,只是敬甜心花園)圣人本意只說天然造化風行,程子是將來就人身上說。敬則這事理風行,不敬便間斷了。先輩引經文,多是借包養犯法嗎來說己意。如‘必有事焉而勿正,心勿忘,勿滋長’,孟子意是說唱工夫處,程子卻引來‘鳶飛魚躍’處說天然事理。若知得‘鳶飛魚躍’,便了此一語。”)

 

子思之法,至宋儒則可謂能發揚而光年夜之。以二程之引《論》、《孟》證之,如包養站長

 

《遺書》卷包養行情十一,條一七四,明道曰:“顏子‘屢空’,空sd包養中受道。子貢不受天命而貨殖,‘億則屢中’;億,聰明億度而知。此子貢始時事,至于言包養ptt‘夫子之言性與天道,不成得而聞’,乃后來事。其言這般,則必不至于不授命而貨殖也。”或嘗謂:顏子空匱,將何故奉養其親?若此之為安,非不孝乎?蓋其人以為顏子或嘗貨殖,惟“億屢不中”,為莫何如也已。讀明道此語,則知不唯顏子不億,子貢后來亦不以億為己事也,如廬墓六年,何故億為包養網站?億,則違道遠矣。不得明道語,“億”事之純為任私任智,學者或不如是之著明也。(附引:《包養管道遺書》卷四,條三,伊川曰:“夫子貢之高識,曷嘗規規于貨利哉?特于豐約之間,不克不及無留情耳。且貧富有命,彼乃留情于其間,多見其欠亨道也。故圣人謂之‘不授命’。有志于道者,要當往此心而后可語也。”蓋以“不授命”意近乎“欠亨道”,而規規貨利之“億”其為尤甚可知矣。)

 

又如:

 

卷十八,條九六,伊川曰:“《孟子》‘養氣’一篇,諸君宜潛心玩索。須是實識得方可。勿忘勿助長,只是養氣之法。如不識,怎生養?有物始言養,無物又養個什么?浩然之氣,須見是一個物。如顏子言‘若有所立卓爾’、孟子言‘躍如也’,卓爾躍如,清楚見得方可。”顏、孟兩語,若讀作成人卓立、后進躍如,為二子于進德之境之善描述者,味亦不差。得伊川“卓爾躍如,清楚見得”之語,卻免得是道體之真,活潑潑的,為二子所睹。原來此即夫子立則參前、輿則倚衡而所以告子張(《論語》總章三八三)的意思。

 

在二程子,此類尚多。再如卷十二,條一四,引顏子“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”語,而曰:“別人見孔子甚遠,顏子瞻之,只在前后,但只未在中間爾。若孔子,乃在此中焉。此未達一間者也。”原來顏子所謂在前在后,有一個親切的意思在。而更有誰,讀此在前在后語,卻能想到個中間?再如卷十一,條六八,引夫子“舉一隅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”語,而曰:“言三隅,舉其近;若夫‘告諸往而知來者’,則其知已遠矣。”一于三固為近,舉此一隅,所以為“近取譬”也。而不知三亦近也。取譬于一則可,取成于三則不成,以其有所局狹也。人之患,常在當“近取譬”時不克不及近之,當觸類廣通時又開拓不出往,而僅以稍遠為遠矣。圣人欲人“三隅反”,豈僅看人于三隅哉!所以“反”后更有“復”者,志遠智通,然后能因往知來也。

 

二程所以年夜行其法亦有由。卷十八,條二五四,伊川曰:“凡觀書,不成以相類泥其義,不爾則字字相梗。當觀其文勢高低之意。如‘充實之謂美’,與《詩》之美分歧。”

 

然此卷條九四,伊川又曰:“學者不泥文義者,又全背卻遠往;理會文義者,又包養平台滯泥欠亨。如子濯孺子為將之事,孟子只取其不背師之意,人須就下面理會事君之道若何也。又如萬章問舜完廩浚井事,孟子只答他年夜意,人須要理會浚井若何出得來,完廩又怎生下得來,若此之學,徒費心力。”于此法或致“背卻遠往”蓋亦稍自警之。

 

[10]《論語》總章一六七。

 

[11]《論語》總章二〇六。

 

[12]《論語》總章一六四。

 

[13]《論語》總章一〇四。

 

[14]《上蔡語錄》卷一,條一三。

 

[15]《朱子語類》卷一二,條一四〇。

 

[16]同上,條一三七。

 

[17]同上,條一四二。

 

[18]同上,條一四四。

 

[19]同注16。

 

[20]同上,條一五三。

 

[21]同上,條一五六。

 

[22]同上,條一四三。

 

[23]《朱子語類》卷九,條三一。

 

[24]同上,條二九。

 

[25]同上,條三〇。

 

[26]同上,條三四。

 

[27]同注25。

 

[28]《論語》總章二。

 

[29]《朱子語類》卷七八,“尚書一•年夜禹謨”條四八。

 

[30]《龜山集》卷一二,條四五。

 

[31]《延平答問》第七書。

 

[3包養網評價2]朱子《延平師長教師行狀》。

 

[33]《朱子文集》卷四〇,《答何叔京》(二)。

 

[34]《朱子語類》卷一〇三,“羅氏門人•李愿中”條八。

 

[35]同注32。

 

[36]同注34,條二九。

 

[37]同上,條二七。

 

[38]同上,條逐一。

 

[39]同上,條二八。包養sd

 

[40]同注37。

 

[41]《外書》卷一二,條二〇。

 

[42]《遺書》卷三,條一八。

 

[43]《朱子語類》卷八,條一包養心得〇。

 

[44]《思辨錄輯要》卷三一,條七六。

 

[45]《朱子語類》卷二六,《論語》之“里仁篇”上,“我未見好仁者章”,條二〇。

 

責任編輯:柳君

Tags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